二、父母对人格的影响

朱迪斯·哈里斯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心理学家。1995年,她在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到: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没有长久影响。此言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全职母亲,哈里斯在带孩子之余,她还为出版社撰写儿童心理学教科书。这其间她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对照学术研究和自己的实践,她发现理论和现实的差距很大。这才起心动念写出这篇引起轰动的论文。

本书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知,告诉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其实并无决定性影响,不过,父母对孩子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离开家庭、帮助他们选择好的成长环境,并且,父母自己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放下焦虑,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这可能颠覆了你一直以来认同的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观点。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混淆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案例。A和B之间有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A决定了B

我们确实能看到很多优秀的孩子有优秀的家长,有三种解释:

1、父母的教养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即所谓教养假设。

2、孩子影响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待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态度,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

3、前两种因果关系都不明显,很可能是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先天基因的作用,或者是后天外在环境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最大、最明显的影响,是通过基因的遗传。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后天的环境因素中,又可分为家庭环境和家庭外的环境,按照育儿专家的说法,家庭环境更重要。但事实出乎意料,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移民家庭。如果家庭因素是更重要的,那么,孩子讲的英语应该更像父母讲的英语,也应该带着浓厚的口音,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这个例子中,家庭外的社会因素显然是更重要的。

双胞胎一直是心理学家非常喜欢的研究题目。观察在不同家庭养大的双胞胎和在同一个家庭养大的双胞胎。如果说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那在同一个屋檐底下长大的同卵双胞胎性格相似之处,应大于在不同的领养家庭中长大的双胞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说明基因才是决定他们性格差异的最显著原因。在同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亲生的子女和领养的子女,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相似度。但长大成人之后,他们之间的性格相似度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家庭环境的影响彻底消失了。

在瑞典,一项关于孩子挑食的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要么在家里挑食,要么在学校挑食,只有8%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都挑食。

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和在家庭之外的行为会有差异呢?

1、人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在另外一个情境中。 在家里,父母告诉你,到了学校要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不要吵闹,但你在学校操场里遇到的挑战却是有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你是个笨蛋。这时,父母教你的那套是不管用的,你得自己去摸索,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2、人是群居动物,人是要区分我们和他们的。在孩子看来,孩子们是我们,而成人是他们。哪怕是很小的孩子,到了一起,都会很快地融入群体,这才是他们自己人。在孩子们看来,大人是一群望而生畏、不讲道理的奇怪的物种。一个群体要想更加团结,就会对外排斥。这就是为什么在孩子群里经常会发现挑战成人权威的小动作。在孩子眼里这是最酷的行

3、哈里斯在书中用了一个至为精准的比喻,就是监狱看守和犯人的例子。她把小孩子比作犯人,把父母比作监狱看守。

监狱看守和犯人是两种不同的人。犯人不会去学习怎么成为监狱看守,而是要去学习怎么成为犯人。同样,孩子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孩子。犯人会想办法跟监狱看守搞好关系,免得吃不了兜着走。但仅仅跟监狱看守搞好关系没用,太亲近,别的犯人反而会歧视和冷落你。同样,孩子也会想办法和父母搞好关系,但又不能只当乖宝宝,孩子长到一定年岁,就会有意地跟父母保持距离,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爱父母了,而是免遭别的孩子的嘲笑和奚落。

犯人有自己的文化和道德标准。一个新的犯人要安全地呆在一群犯人里,比较被动的办法就是犯错误。从失误中摸索规律,久而久之,新进来的犯人就知道了界限在哪里。更为主动的办法是通过观察。刚进来的犯人会更为谨慎,主动地模仿其他犯人的行为,而且要迅速地辨认出谁是牢房里的老大,什么是犯人之间的禁忌。他们会通过尽快地找到学习的榜样,习得监狱里的生存法则。

孩子们也是一样。孩子有自己的文化。怎么跟别的小孩玩耍,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当孩子只有一两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模仿对方。到了两三岁之后,孩子逐渐学会了用语言和行动互相交流,开始学会做游戏,也慢慢地学习如何彼此相处。

在传统社会中,大大小小的孩子天天混在一起。可以说是大孩子教会了小孩子集体中的多种禁忌。这过程中不乏嘲笑,愚弄,甚至拳打脚踢,但这就是孩子成长之路。

总结:父母对孩子的人格没有长久的影响,孩子的人格塑成主要靠小伙伴的经验影响

共 1 页 1 条数据